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7535
聚合装饰,装饰产业也能创出一片天
高校扩招后,“工作难找”让大学毕业生感到烦恼,如今又逢金融危机,大学生的就业路更加艰难。就在多数大学生奔波于各招聘会现场时,有一些有想法的大学生毅然选择了自己创业,用自己的努力开辟属于自己的领域。
两个学生满脸稚气
“我们是在校学生,可以注册公司吧?”2009年的11月,当时还在浙江大学读大四的毛椿淮经理和季伟经理一起来到拱墅工商分局注册大厅,询问工商人员在校大学生要注册公司的条件。
“我们当时已经在浙大内外手里有20多套房子进行出租,那时候也就是人们口里说的二房东,我们不为盈利,只为能在毕业前锻炼自己”季伟告诉记者,当时大多数同学都在忙着考研忙着就业,他们的想法让不少同学感到另类。
“不少同学都怀疑我们坚持不了多久。”毛经理说,其实我们当时心里也没底,而且干的都不是自己的专业,我们一个学管理的一个学经济的,其实与其说我们是装修公司,我倒觉得我们更像是一个房产投资解决方案提供商,因为我们针对的主要就是政府保障房和投资型房产,进行装修与租赁资源的整合,这是一个装修行业的蓝海市场,也符合政府提倡的低碳,绿色的理念。当时的他们,不仅仅是在校生,更是Waterkeeper Alliance的正式成员,全球环境基金NGO伙伴,中国江河观察行动发起单位,中国绿色选择联盟、壹基金USDO自律吧的正式成员机构绿色浙江的绿装部部长。因为是针对简装租赁市场,所以我们在出租房管理方面也有所涉及,我们在浙大国家科技园有一个和别的公司借用的研发办公室,专门研发出租房管理系统,门禁系统,远程门禁等一整套有利于房东管理出租房的“利器”,将来这些产品成熟后将与我们的装修事业进行分离,实现1个品牌下的2个事业部,说到未来,这两个年轻人都两眼发光,侃侃而谈。“我们当时在浙大的教师专用小区租赁了个套房也就是聚合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办公室,我们互相开玩笑叫对方‘毛总’、‘季总’,都希望能尽早赚到钱。”季伟经理说。
两人忙得灰头土脸
“第一个活还是老师介绍的,当时我们还没毕业。”毛经理说,当时公司开业快一个月了,因为没有资金做宣传,一直也没接到业务。“我们两个有时就聊,咱们会不会一直接不到生意,最后没钱交房租了啊。”季经理说,当时的他们还是有点紧张。
“这第一个活是给浙大港湾家园的一个老师的房屋做装修。”第一次跑工地,留给两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兴奋和对工地的陌生。“第一个活我们干得格外认真,每天都灰头土脸的,为了节省150块钱搬楼费,20袋水泥和50多袋黄沙硬是被我们搬上6楼了,现在回忆起来真的挺感触的。”季经理回忆说,当时他们每天都到工地上看着施工,每天最后离开现场,走之前还要检查总水阀、电闸有没有关。
在第一次“实战”中,他们发现了自己的一大弱点,就是对施工工艺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只能不断向工人师傅请教。
“大学生创业必须要能吃苦,有空杯心态。”季经理感慨道,最初他们为了节约成本,每个单子都身兼业务员、工头、搬运、保洁等数个职务。毛经理说:“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一个固有的针对投资型房产的理财模式,基本是客户按照我们的标准来进行施工,这些改变无疑对我们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有非常积极的推进”。为掌握学校学的理论能真正落地到创业的细节,两人阅读了大量经营管理书籍。为了省钱,两人毕业后,还经常回到浙大的图书馆享受免费阅读的待遇。
在创业过程中,他们二人不光吃了苦,在开始阶段还吃了不少亏,他们在装修“圣苑”一套房子时,在防水时一次就把所有工资全部支付,结果这个防水干的活没达到要求,等季伟找他返工时,这人已经不见了。大家都知道,防水工程在装修中最不容易检查出来最好蒙混过关的。尽管当初我们很需要钱,而且客户也不懂完全可以验收通过。但是想到以后客户使用后那个失望的眼神,我们的心当时就像被猛抽了一下。我们拿出自己的工资请别的工人来进行全面返工。”最后这个活两人没有赚到一分钱,但因为“买”到了经验,也为自己以后的经营上了很生动的一课:任何时候,客户的信任就是我们的生命!
这一课对他们之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手上的活忙不完
第一个周末他们又闲了下来,想到每天要交价格不菲的房租,两个人商量主动出击。“我们当时印了500份公司宣传材料,到新建成的小区里挨户发送。”季经理介绍,他们因为4年都是在紫金港度过的,所以对杭州的城西相对熟悉一点,而且电瓶车来回最远也就跑到中河高架那边,那时候我们就笑自己,我们的业务范围就是中河高架以西,花蒋路以东,三墩以南,景区以北,其实这个范围就是以浙大为圆点画了一个圆,半径等于电瓶车所能来回的距离。所以我们只能在城西附近的小区发广告,一天爬100多层楼,一天下来腿都软了。“最高一次爬了36楼。”毛经理说,虽然吃了不少苦,但还是没能拉来生意,一个月的时间里,两人除了依靠老关系干了几个绘制图纸的小活外,没有任何进账。
“创业第一年的前几个月基本都是赔钱的!”季经理说道。2010年下半年他们才开始赚钱,才明白创业不是个简单事。但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两人的“聚合装饰”算是走上了正轨,公司也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着,当初那个小小的梦想如今已发展成集成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企业并且有3家分公司,1个研发部,自己的写字楼,100来号员工的杭州发展速度最快的装饰公司。毛经理告诉记者:“我们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以产值上亿规模公司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公司的发展张力,才能尽早适应管理半径与发展半径的平衡发展。我们也在考虑2年后引入风险投资,将“聚合”的旗帜插满全中国”。
套一句已经用滥了的广告词,那就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前方没有路那就开出一条来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摆在大学毕业生面前,可即使如此,一旦社会上出现“北大卖肉的”、“清华站岗的”等新闻,总会引起一片好奇,似乎这些大学生们就只能当白领,当公务员一样。
常听见有人抱怨,有能力不如有关系,父母有关系,就业很顺利。其实人一生下来,就先天地有一个或优或劣的起步点,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应该相信,真正的自助者是令人敬佩的觉悟者,他会藐视困难,而困难在他的面前也会轰然倒地。
就业岗位是有限的,并不会凭空多出来,与其在家空等,何不考虑自己去创造就业岗位呢?马云是个曾经高考落榜两次的英语教师,霍英东开过小杂货铺,亚洲首富李嘉诚以前是个走街串巷的推销员……当我们在仰望并羡慕他们获得的成绩时,有没有想过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基础比他们当年都要好。我们的能力也不比他们差,所差的不过是一种思想境界,一往无前的气魄。
与其坐等,期盼着自己是那个被馅饼砸中脑袋的幸运儿,还不如自己去创造机遇,想来用馅饼砸别人的脑袋的感觉也会其乐无穷。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么与其跟在别人后面走,何不自己开出一条新路?从等待岗位的就业者,转变为提供岗位的创业者,现在正当其时。